明年亚冠精英赛的中超参赛队伍已经基本明朗,成都蓉城、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三支劲旅中将有两支获得入场券。不过从今年亚冠的表现来看,我们的球队在体能储备上与日韩对手存在明显差距——当比赛进行到六七十分钟的关键时刻,对方替补席上总能派出生力军,而我们的球员却往往因为体力透支而动作变形。

作为球迷,我们的期待其实很实在:不奢求技战术层面能碾压对手,只希望自家球员在比赛节奏和体能对抗上不要被日韩球队甩开太远。想象一下,当比赛才进行到下半场中段,球员们就气喘吁吁跟不上对手步伐,这样的场景实在令人难堪。要知道,这本该是足球训练中最基础也最容易提升的环节。如果连体能这道门槛都跨不过去,那些需要长期磨合的战术配合、临场应变等更高阶的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。真心希望这三家俱乐部的教练团队和球员们能正视差距,利用即将到来的冬训期,把体能训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。但说实话,我对这个问题的改善持保留态度。纵观整个中超联赛,体能短板是普遍存在的顽疾,可至今没有哪支球队真正下狠功夫去根治。按照目前的训练体系和备战习惯,恐怕明年亚冠赛场上,我们依然会看到熟悉的场景:当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中超球队的体能瓶颈再次成为制约表现的致命伤。